种下强军种子扣好第一粒扣子
——济南军区联勤部教育引导新战士践行强军目标纪事
■程耀华付传生王礼光
穿越铁丝网小比武中,济南军区联勤部新兵三连三班战士俞珂杨力压群雄。新训期间,类似这样的小比武、小竞赛频繁上演,持续激发着新战士的战斗精神。石林摄
教育是有力量的,这种力量,或炙热军人的铁血情怀,或滋养军人的侠骨柔肠,终极目标都直通战场,直指打赢。
“兵之初”,教育之始。本期“一年风景‘回头看’”,让我们不仅听到了新兵“拔节”成长的声音,也感受到了教育这种无形的力量。这种力量,一则以情感之“暖”,使新兵日日心怀温暖的力量;一则以铁血之“寒”,使新兵夜夜梦萦冰河铁马。今天,让我们走进大江南北的新兵营,在新战士由稚嫰渐至坚强的眼神中,体察教育没有痕迹的“痕迹”。
“好儿女在军营锻造成长,男子汉从这里走向战场。”日前,笔者在济南军区联勤部某训练场看到一群新兵正训练得热火朝天,训练场的围墙上,这样一幅标语格外醒目。今年新兵入伍以来,联勤部积极营造战场氛围,引导他们把个人梦融入强军梦,从“兵之初”就深植争当“四有”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种子。
从行为入伍到思想入伍,凝魂聚气间植入忠诚的因子
入伍两个月了,济南军区联勤部新兵二连新战士靳一鸣依然记得,初入军营,他们学的第一首歌曲是《强军战歌》,上的第一堂教育课是“听党指挥”。该连指导员陈强介绍说,在新兵入伍动机多元化的今天,必须注重用强军思想占领思想主阵地,理直气壮讲好大道理,把听党指挥的忠诚因子植根于新兵心中。
该部调查发现,有不少新兵把提干、考学、转士官作为第一愿望;也有一些新兵把部队作为“加油站”,希望在部队能立功、入党、学技术。针对这一思想实际,该部开设新兵大讲堂,有针对性地设置10余个课题,引导新兵在思想碰撞、讨论辨析中,端正入伍动机,扣好军旅第一粒“扣子”。不久前,联勤部领导登上新兵大讲堂,结合自身经历,围绕“为什么当兵”“当个什么样的兵”“怎么当好兵”为新兵授课,使新兵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小家与大家的辩证关系、个人梦与强军梦的内在统一,坚定参军报国、建功军营的决心。
与此同时,他们在新训中广泛开展标兵评选活动,采取照光荣像、上龙虎榜、戴大红花、发光荣卡等形式,大力表彰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,营造“学有方向、做有榜样、争有目标”的浓厚氛围,使新战士在凝魂聚气间植入忠诚的因子。
从被动服从到自觉养成,作风砥砺中夯实无畏的底子
“嘟嘟嘟!”
11月9日深夜,一阵急促的哨音打破了黑夜的宁静。酣睡中的新兵迅速起床、整理物品、携带装具……几分钟后,所有人员集合完毕,整装待发。
“紧急集合最能体现新兵作风,对于看着大片、玩着手机长大的新战士来说,培育他们的血性虎气,尤为重要。”营长李金会告诉笔者,优良作风是能打仗、打胜仗的基础,其中要义是从“兵之初”强化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的战斗精神。
这天下午,笔者来到新兵营战术训练场,只见光秃秃的地上,沙砾坚硬无比,锋利的铁丝网下,双胞胎兄弟李大龙和李小龙正奋力向前。低姿、高姿、冲刺……在战友的呐喊加油声中,他们代表各自的班级展开PK,兄弟俩身后身前沙尘滚滚。
时间定格,兄弟俩同时抵达终点,因用力过猛,弟弟李小龙不慎受伤,鲜血染红了他的手掌。“部队很苦很累,但不是一个男子汉、想成才的人所受不了的苦累;部队很严格,但不是一个自觉性高、自律严的人所受不了的严格……”李小龙一边包扎着伤口,一边说道,每当感到苦累时,他就会拿这句话激励自己。
据了解,为使新战士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,联勤部一方面组织“讲战斗故事、唱战斗歌曲、背战斗格言、诵战斗诗篇”等活动,一方面广泛开展各种小比武、小竞赛、小擂台,持续激发新战士的训练热情。
从适应训练到适应打赢,精武强能中埋下制胜的种子
“明天上战场,你准备好了吗?”
走进某分部新兵营,这条刷在训练场西侧墙上的巨幅标语分外醒目。正在组织射击训练的新兵四连连长卢欢告诉笔者,这不单单是一幅标语,更是一种强军昭示,时刻提醒着我们,训练必须瞄向未来战场,“兵之初”就必须引导和强化新战士的战场意识。
笔者在现场看到,已经进入射击位置的新战士们没有急于射击,而是先快速下蹲、来回冲刺,在气喘吁吁之后才卧倒据枪……卢连长解释道:“真正的战场上,射击会受到敌情、环境、心理等诸多因素影响,所以平时训练中就不能让新兵四平八稳地趴在地上射击,而应该更加符合实战要求!”
“前方通过染毒地带,穿戴防护装具!”训练场上,硝烟弥漫,班长张文学正带着新兵们进行训练。一声令下,只见新兵们快速拿出背囊里的装具,判别风向后迅速穿好防护服继续搜索前进……训练场的另一边,战术训练正热火朝天,水壶、手榴弹、防毒面具携带齐全,个个都似“小老虎”。
头脑对接战场,训练才会瞄准打赢。前不久上级组织的一次随机抽考中,这个新兵营交出的答卷是:实弹射击,合格率96.6%;战术基础,合格率100%;3000米跑,合格率92.9%……
南京军区某防化团——
战友有爱锻造勇敢的心
■肖志超王新本报特约记者李勇
11月初,在南京军区某防化团组织的战士歌会中,新兵刘攀勇敢登台,凭借一曲《送你一枚小弹壳》一举夺魁。谢幕时他动情地说:“这首歌献给我的指导员、班长和所有战友,感谢你们的关爱,让我对走好军旅路充满信心!”
新兵营党委委员、士官长刘海平介绍说,刘攀从小较少与父母生活在一起,刚到部队头一个月,由于自信心不足,不爱与人交流,无论训练还是工作总喜欢往后躲。我们新训干部骨干主动靠上去,用真情温暖他,激发出他奋进的力量。
“我叫张宏斌,来自安徽,虽然父亲很早就离开了我,但当兵这7年部队教会了我很多……”新老兵恳谈会上,新兵营特意安排了5名有类似成长经历的班长与新兵一起谈心,激发他们在部队成长成才的信心和决心。会上,来自湖南的新兵陈福兴在发言时几度哽咽:“说实话,本来我对自己没多少信心,但听了班长的成长经历,我相信自己也一定能行!”
针对这些新兵自尊心强、自信心弱等特点,该团还广泛组织板报评比、歌唱比赛、小比武小拉练活动,有意识地将他们推上前台,让他们充分锻炼自己、展示自己,不断强化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。新兵营教导员乔兴祥给记者拿出一本“新兵成长档案”,只见上面除了新兵的基本资料,还详细记录了新兵的家庭情况、近期心理状态、短期目标等详细信息。“我们的目标,就是用真挚的关爱让新兵在军营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,扎扎实实地成长为‘四有’新一代革命军人!”乔兴祥一页页翻阅着手中的档案,信心满满。
陆军第39集团军某团——
亲情无价铺展追梦的路
■李成立薛春雷韩宏达

“孩子,爸爸希望你扎根军营、刻苦训练,早日传来立功受奖的捷报!”11月10日,当父亲熟悉的脸庞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时,陆军第39集团军新战士兰元注不禁潸然泪下,之前因训练受伤而情绪低沉的他决心重新奋起。
“儿子,你选择参军入伍,爸爸为你骄傲,当兵是一项神圣的事业,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更不能轻言放弃……”说话间,父亲眼眶泛红,一滴晶莹的泪珠从脸颊悄悄滑落。“坚持就是胜利,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够在部队干出一番成绩……”看着父亲期盼的眼神,新战士张典凯羞愧地低下了头。初入军营,面对“直线加方块”的部队生活,从小没有受过苦的张典凯一时适应不过来,竟写下退伍申请。张典凯的一举一动,新兵连的干部骨干全都看在眼里,随即,他们主动联系到张典凯的父亲,用亲人的鼓励帮助他重拾信心。